“同济大学退休老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八)

发布时间:2019-10-10浏览次数:79

我和我的祖国

——幸运的见证人

胡友琛(宣传部)

我们这一代虽然生在战争年代,却长在红旗下,可以说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看着新中国的诞生、成长、发展和日趋强盛,是新中国七十年辉煌发展的见证人。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新成立的上海财经学院校舍设在虹口区欧阳路上,教工家属宿舍和学生宿舍就建在离教学大楼不远的祥德路上,这是一条由四川北路到底沿山阴路一直朝北的不知名的小马路,四周都被一大片农田围着。

由于父亲在财大任教,全家五口人就住进了新盖成的二层楼仿苏建筑。宿舍区外除了一大片农田外,还有一条供排水用的“龙须沟”。每逢下雨下雪,泥泞不堪的路面很滑,稍有不慎,就会滑到“龙须沟”里。很快,随着城市的扩大,市政建设的发展,烂泥路铺上煤渣,以后又铺成弹咯路,水泥路,现在已经是一条干净宽敞,开着公交车的柏油马路了。

原先在宿舍区外被竹篱笆围着的一大片农田,也逐渐被征用、填埋,很快建造起一批批多层住宅,甚至高层大楼。围绕上海市区的不断扩大,农田也在快速消失。从祥德路、欧阳路向北一直延伸到大连西路、玉田路,以后又沿着四平路、邯郸路一路向北,到大柏树、江湾五角场……

上海从当年的十区十县建制,发展到如今撤县全部设区,农田也退到市区边缘,与江浙二省接壤,逐步形成国际超大型城市格局。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调进同济大学,一开始在教务处,从事电化教学工作,后来调到宣传部改做电视宣传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让我能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同济大学的巨大变化和各学科的飞速发展。

19868月,由项海帆老师带队,我与该课题组同志坐火车去南京,借用南京航空学院的风洞实验室,为“黄浦江大桥模型”做抗风试验。它是为日后向市政府申请接南浦大桥项目做一个技术铺垫。当时的条件很艰苦,由于事先没有联系好,在号称全国“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第一晚是住在南航附近的小旅馆里,房间里不要说没有空调,连电风扇都没有。第二天,在南航老师帮助下,我们搬进学校招待所,房间里总算配备了电风扇。桥梁人的创业实际上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日后的岁月里,他们在学校的帮助下,不仅自己建造了风洞实验室,而且还建造了多个适用不同需要的大小风洞实验室,为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东海大桥、九江长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等国内无数个大桥的建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包括刚刚通车、投资350亿元,世界第一的港珠澳大桥。与此同时,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桥梁专业的领军人才。

借助我校多学科的独特优势,我肩上扛着摄像机,上天站在468米高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350米最上端的小园球顶部,拍下110米长的天线桅杆从园球内部顶升到位的惊险场面;下地到过175米三峡大坝底部,拍下高38.5米,宽20米,厚3米,重达850吨的人字型闸门顶升安装到位的精彩瞬间。19994月,跟随吴启迪校长远赴香港,拍下迎接汪品先院士率领国际科考队,首航南海大洋钻探,完成184航次任务,胜利返航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我还住过钓鱼台国宾馆,拍下为解决朝鲜问题召开六方会议而设计的“芳菲苑”内部装饰……

20078月,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结束三个月后,我退休了。利用这十来年的休闲时光,我与爱人一起周游了欧亚非美大洋洲等33个国家,饱览了各国的奇异风光,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也走遍了我们祖国除西藏,澳门外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山山水水。对我而言,感受最深的是山水风光还是中国的美,发展变化最大的要数魔都上海了。

生活在中国,特别是生活在上海,我们真是幸运的一代。在共和国70周年诞辰即将来临之际,我衷心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