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是合唱的摇篮——记同济大学老教师合唱团

发布时间:2019-11-21浏览次数:621

合唱,伴随着同济大学办学全过程。最早记载是抗战时期在李庄的“济声合唱团”。

我校老年艺术团成立于1997年12月,其合唱队队长是李安娜,2000年上海铁道大学并入以后,于2001年3月27日,合唱队更名为老教师合唱团(即老年艺术团合唱一队),首任团长是石月明,此后魏耕夫、刘艺林、郭家良、邵毓林先后继任,现任团长是陆汝杰,原党委副书记方如华、原副校长赵振寰曾任名誉团长,该团隶属于离退休工作办公室领导,团员以本校退休教职工为主体,初创时期主要在校内联欢、表演、交流,很少参加比赛。18年的历程一路走来,合唱团人员不断更迭,除校内演出以外,也走出校门参加各类比赛,演唱水平在不断提高,近年来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到2019年9月,合唱团有团员67人(平时排练有50人左右),平均年龄67岁,其中女高音声部20人,女低音声部16人,男高音声部17人,男低音声部14人,不包括指挥、伴奏,和艺术指导,由工会提供排练场地,离退休工作办公室提供活动经费,团员也缴纳团费。该团是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也是参与同济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人数最多的一支老年团体。

曲折历程。建团18年来,虽然在2002年10月23日,参加上海市杨浦区喜迎党的“十六大”汇演,演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获第一名;在2015年6月6日,参加“上海市第10届老年教育艺术节‘常青杯’合唱比赛”中,演唱规定曲目《在太行山上》,自选曲目《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获一等奖第二名,并在当年“九九关爱•重阳歌会”进入决赛,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参与是历时三个月,2019“九九关爱•重阳歌会”,经过初赛、半决赛、决赛,我团先后演唱《青春依然激荡》、《大江东去》、《在灿烂阳光下》,在上海市83个参赛老年团中,进入前12名,获得三等奖,这个“三等奖”来之不易,标志着同济大学老教师合唱团演唱水平,已经跻入上海老年业余歌团的前列!可是,我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虽然在前进路上,我们有多次获奖取得胜利的喜悦,但是不能忘记,我们也有比赛失误而受挫的教训,那是2005年10月30日,在上海邮电俱乐部,由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老年部举办的无伴奏合唱比赛中,我们演唱《摇篮曲》、《化蝶》时,伴奏给音、指挥挥手,当开始演唱就发现“音准”出现问题时,虽然指挥当机立断、嘎然另起,但是已经无法挽回这次比赛的败局,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近期管理。合唱团制定了《章程》,设立团委会,由团长、团长助理、回课质量监督、声部长、艺术策划、档案记载等组成……团委会决定艺术活动、演出方案等事项,并负责合唱团录用新团员和演出资格考核。这次2019“九九关爱•重阳歌会”参赛,就要求团员必须完成本声部参赛歌曲的“回课”任务,这是我的亲历,也是见证;又如,在半决赛前夕,中国合唱联盟副主席曹丁来到我团进行现场指导,他用钢琴示范,提出的改进建议均被指挥采纳,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演唱水平的提高,均起到促进作用;再如,在决赛前夕,还上演了每声部一人的“八声部小组唱”进行考核。参赛以后,合唱团采取“特事特办”的方法,有三位新团员作为“好声音”直接入团;还有财务年审。团长及时向团员发出通报,最近一次年审认为:账目清楚、手续完备、两人记账、定期核对,既有支出签收单,又有收款签收单。

感人故事。感人故事多多,现就近期发生的略举数例:譬如,“回课质量监督”已经深入到四个声部,她负责朗诵歌词回课,有时她在车上、在听课、在上班,却时刻关注回课动态,总是在第一时间回复,如“××,我感觉你的普通话进步多了。有几个地方请注意:《大江东去》24小节‘少shao’,和53小节‘还huan’,《把我的奶名儿叫》的‘奶nai’、‘色se’、‘乡xiang’”“××,诵读的音色有磁性,而且感情投入,注意《大江东去》第9小节的‘三san’,而第10小节‘壁’是第四声,你读成第三声了。《把我的奶名儿叫》21小节‘银yin’,你读成‘nin’了”。她有时晚上10点到家,就打开微信查看回课,指×ד城”、“少”“乡”“涯”的正确发音。所以,团长说她“赤胆忠心为合唱,女中豪杰唯××”;又如,部分团员参加上海市教卫系统220人的大合唱,由于这是2019年上海市教卫系统“我和我的祖国”大型文艺演出的组成部分,所以大家热情非常高涨,第一次排练在同济新村举行,大家冒着倾盆大雨赶来,不参加演出的老团员也来用钢琴辅助排练,非常感人;在演出当天,虽然《东方红》四部混声合唱,有的团员已经唱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伴奏带响起,原调很高、拖拍很长,现场音响效果烘托并感染着每个团员,有人是满怀激情、眼里闪着泪花唱完最后一句的最强音“大救星”的,大家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热爱是发自肺腑的,因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再如,一位老团员曾推荐大家学些乐理知识,建议购买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同时认为该作者《键盘上的乐理知识》一书,“不要以为这是给学键盘乐器的人看的,(它)也适合我们每个学习音乐的人”,团员普遍认为老团员言之有理,一时间成为微信群热议的话题,有的登记购买,有的帮别人购买,有的两本书都买,有数十位团员积极参与,充分反映大家“老有所学”和“提高合唱水平”的强烈愿望。

赛后反思。不要以为我团参加2019“九九关爱•重阳歌会”获得三等奖,进入上海老年业余歌团的前列,就是永远。一合唱比赛具有时效性。今年进入决赛,明年就不一定能进入,况且我们还有无伴奏合唱比赛失利的教训。我们要向进入决赛的所有团队学习,还要向崇明区天龙艺术团、青浦区金秋合唱团、宝钢集团淞涛合唱团、上海银发合唱团、上海老战士合唱团,以及闵行区的一些优秀歌团学习;二要寻找差距。例如“冒”的现象必须克服。“冒”的实质是“节奏”问题,乃合唱之大忌,提高合唱团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三合唱团要有稳定的“指挥”。因为他是合唱团的支柱和灵魂,是合唱艺术表现力的创造者,他不仅要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熟练歌曲演唱技巧和特点,而且要熟悉团员的声音特色,要长期磨合才能打造出音准节奏准确,音色统一协调,起声收声利落,产生共鸣效果,强弱快慢律动,情绪饱满表达的精品团队。

合唱,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戏剧中,已经有歌队的表演。近代西方合唱,起源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唱诗班。2013年是合唱在中国诞生100周年,至今,合唱在我国只有百年历史,我团在短时间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还不可能,可是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让我们攻坚克难、同舟共济、代代付出、艰苦努力吧,因为合唱普及的程度和深度,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优越性的一种体现。建议先把参加年度‘九九关爱•重阳歌会比赛并进入决赛作为同济大学老教师合唱团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


庆祝建党80周年,200171


2009年“九九关爱•重阳歌会”,20091016


2015年“九九关爱•重阳歌会”决赛,2015911


2019年“九九关爱•重阳歌会”决赛前排练,2019920


2019年“九九关爱•重阳歌会”决赛后合影,2019920


(刘艺林供稿)